
12月3日,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员、农村教育行动项目(REAP)联合主任罗斯高(Scott Rozelle)教授在南南学院(ISSCAD)发表了题为“人类投资”(human investment)的演讲。罗斯高教授虽年近七旬,但依旧充满活力与热情,个人魅力不减当年。当晚,在发展经济学教授张晓波的主持下,两位教授帮助学生们更加了解像中国这样的国家该如何投资年轻人,尤其是在早期教育方面的投资。
罗斯高教授表示,教育是个人、国家和全球发展的基本驱动力。自21世纪初以来,对教育投资的认识推动了像中国这样的许多国家实现普及初等教育,并在各级教育中消除性别差异。这也有助于扩大全世界的教育机会,并在这方面取得更多成就。但教育投资依旧道阻且长,需要我们为之奋斗。
对世界经济论坛关于投资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这一议题,罗斯高教授表示赞成。他还指出,在小学后教育及教育质量方面,全球仍然存在巨大差异。在发达国家,15-64岁人口中有近90%至少接受过一些中等教育,而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仅为63%。同样,尽管发达国家有超过33%的适龄劳动人口接受了一定程度的高等教育,但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仅为12%。学术研究表明,人均收入较高、收入不平等程度较低、生育率较低的国家倾向于在儿童教育上投入更多,公共支出导致入学率较高。由此得出的合理的结论是,促进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增长和改善教育体系的努力,可以提高发展中国家年轻人的入学率,并减少性别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
罗斯高教授表示,但是仅仅缩小入学率和总受教育年限的差距还远远不够。各国还必须确保其教育系统的质量——这是未来几十年的一个关键挑战。目前,教育成果不理想和教育系统效率低下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在许多国家,小学无法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认知技能,如算术、读写、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般的科学知识。此外,包括技术和职业教育和培训在内的中等和高等教育不足,使学生无法适应就业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努力解决雇主要求的技能与工人拥有的技能之间的不匹配问题。
通常在各国内部和各国之间,学生在国际考试中的成绩、并以此反映为衡量的的教育质量,差异都十分明显。大多数中小学生的数学、阅读和科学考试的结果显示,不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差距,而且在整个发展中国家之间也有相当大的差距。关于学习成绩方面的研究,罗斯高教授指出,中国农村地区的儿童比城市儿童表现更差,这可以归因于所提供的教育标准、学习环境、儿童教育和营养供给等因素。此外,他还强调,75%的中国青年生活在农村地区,这让中国教育相关部门决心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
除了教育投资,罗斯高教授还指出,每个孩子在出生后的前1000天,营养充足对拥有更好的认知能力至关重要。根据他的研究,营养不良的孩子智商(IQ)很低,因为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跟不上,从而导致在教育上表现不佳。
罗斯高教授说,正如设想的那样,既然教育是要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那么首先必须为青年提供足够多的教育机会和适当的条件,应该消除他们通往教育目标的道路上的障碍——只有这样,青年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青年的自我发展与社会的自我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要帮助别人改变人生的道路,必须先从自己做起。要达到顶点,必须从底部开始。从自觉做起,青年要向上、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当孩子们被送进学校时,他们实际上是为这个世界的黑暗的房间打开了宽阔的窗户。在那里,他们可以了解社会、环境、社会伦理和价值观等。因此,为青年人创造接受教育的建设性条件,是每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