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再版而写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秘密和机制到底是什么?一旦一个人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他就很难再去思考别的问题了。
——罗伯特卢卡斯
《国富之道》首版出版后成了一本畅销学术著作。在再版之际,按出版社要求,最好写个新的引言。为此,我用课堂上我与学生之间的相关问题来代替。
问:《国富之道》中的“道”作何解释?
答:“道”是很中国的说法。中国语境中,道有形上和形下两个意思。一般人也许会取其形下之意,想到“道路”。但在哲学思考中,道有十分形上的意思,“求道”即“求真理”。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他有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从道到万物是一个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反过来,从万物到道是从具象到抽象的认知过程。理论思考就是从具象到抽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国富之道》的“道”首先是形上之道,即理论思考;然后是形下之道,即回到现实世界中验证理论并指导实践。可以说,这是一项理论导向的实证研究,它试图探寻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秘密和机制,或称“道”。“道”指明了方向,但要达到这个“道”,各国所走的具体“道路”或许不同,在现实世界中表现为各国现代化的进程也不同。这里涉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问:《国富之道》对“国富”的考量标准是什么?
答: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也谈国富,但他用的英文是“wealth of nations”而不是“wealth of states”。可见,他指的更多是“国民”(nationals)富裕,而不是“国家”(states)富裕。国家富裕和国民富裕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概念;说到底,民富是因,国富是果。如果国富民不富,由于民间收入、民间消费和民间投资的缺乏,而政府主导的投资又往往效率低下并容易滋生腐败,从长远计,“国富民穷”最终敌不过“藏富于民”。
观测经济增长,GDP总数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国民人均收入,因为生产效率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指出:“人均收入的持续提高,反映了生产效率的提高才是财富增长的真正源泉。”说的更深入一步,我认为财富的真正源泉是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制度创新能力,因为人毕竟是社会的人。是的,人是理性的,但同时其理性也是制度的函数。相应的,《国富之道》从理性经纪人的微观基础出发,更注重国民富裕;在考量各国的“民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我系统的使用国际可比人均GDP,不但比今天,还做历史的比较。
【傅军教授: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学术主任,曾任北京大学政府学院常务副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顾问、深圳证交所上市委员会委员、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新增长模型议程委员会副主席。】